查看原文
其他

陈光中: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历史使命 | 魏晓娜著《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研究》之序言

陈光中 司法兰亭会 2022-10-02

(感谢安尧题字)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研究》是一部对最新一轮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进行系统性回顾梳理和对未来期待的专著。该书不仅对本轮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例如陪审制度的功能、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陪审制度与审级制度的关系进行专题式探讨,而且对本轮改革的得失进行了系统性反思,例如书中指出,目前的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造成了陪审实质化与庭审实质化之间的紧张,这的确是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全书结构完整、资料翔实、分析到位、文笔流畅,是近年来研究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佳作之一。
  

全书从大的结构上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3个部分。上篇简洁地梳理了陪审制度在西方和在中国的发展脉络,为本轮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作出铺垫。

  中篇阐述了本轮改革展开的制度背景。本轮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正式启动于2015年,而几乎就在同时,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司法责任制改革也同步启动。上述各项改革会给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带来怎样的影响?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与上述各项改革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是该书中篇探讨的主要内容。
当然,书中对以审判为中心改革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而且针对过往四年以审判为中心改革实效不佳的现实,提出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应以促进庭审实质化和以审判为中心改革为历史使命,这是该书就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和以审判为中心改革之间的关系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也为下篇各项专题研究奠定总基调。
  
下篇则针对试点过程中反映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展开专题式研究,比如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如何定位,陪审制度的民主功能及其边界,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陪审制度与审级制度的关系等问题都以专章进行研讨。在这些专题之下,书中也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议题。例如,人力补充能否作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之一?我国长期以来合议庭表决实行简单多数决。
西方多数法治发达国家利用陪审法庭的表决机制,巧妙地贯彻立法者的意图,一方面使司法民主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也防范民众司法不至于跑偏。我国的简单多数决规则是否过于“简单”了,尤其是涉及死刑适用时,以简单多数断人生死是否有失严谨?

  本书作者在博士生阶段就不断有论文见诸报刊。近二十年来,她一直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成绩显著,课堂教学为学生交口称赞。近年来还有重磅论文相继发表,为同界瞩目。希望作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教学和科研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乃至成为新一代名师。
(来自《法治日报》“法治文化”栏目。)

丛书主编

吴宏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辩护研究中心主任。2020年中组部、团中央第二十批西部博士服务团成员,在西南政法大学挂职校长助理。


兼任国家检察官学院特聘教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届驻所研究学者(2016年)。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案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先后赴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法中心、康奈尔大学法学院、华盛顿乔治城大学法学院,以及英国诺丁汉大学、德国马普所、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


吴宏耀教授一直从事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曾先后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2004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二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2010年)。在《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出版《刑事审前程序研究》《诉讼法论纲》等专著,翻译《美国刑事诉讼法精义》《刑事诉讼故事》等著作;编辑整理民国刑事诉讼法学经典著作十余部。

本套系已出版书目推荐

崇明刑事法文丛(B)|郭恒:《辩护律师忠诚义务研究》

2021-01-01

崇明刑事法文丛(B)|孙道萃:《网络刑法学初论》

2021-08-27


以下点击可读:
魏晓娜:从“捕诉一体”到“侦诉一体”:中国侦查控制路径之转型
魏晓娜 | 内外兼修:非法言词证据认定的中国路径
兰荣杰:美国如何处理冤假错案?
周洪波 | 诉讼证据的概念:“修正的事实说”重申
区块链系列 | 迪力亚律师:法眼看NFT
周洪波 | 客观—主观证明责任体系解构

编辑 | 南开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刘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